新闻中心
企业宣传

最新金融行业研究报告——融资担保

来源: 发表日期:2020-03-24

根据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《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》中的定义,融资担保是指为被担保人借款、发行债券等债务融资提供担保的行为。非融资担保包括诉讼保全担保、投标担保、工程履约担保等。在国内环境,按担保人的性质,融资性担保又可分为银行融资担保和非银融资担保,其中银行融资担保包括贷款担保、票据承兑、保函、信用证担保等形式,非银融资担保主要是债券、信托等融资活动中关联方、非关联方和担保公司的担保。

 

 
监管的演变
 
1993年11月,首家全国性信用担保机构——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(现为中投保)的成立,标志着担保行业发展的开端,行业监管由此而生。历经二十多年发展,监管主体从人民银行、财政部、发改委(原国家经贸委)到之后的多头监管以及部际联席会议,期间出现多次变动,频繁的变更导致国内监管体系较为松散,前后主体的交接递进存在不小的间隙。
 
 
担保政策的演化
 
直到2009年,国务院建立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,才算确立现在的二元监管体制。即,在中央层面,部际联席会议由银保监会牵头,发改委、工信部、财政部、商务部、人民银行、工商总局、法制办等部门参加,负责拟订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制度,协调解决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中的重大问题,督促指导地方人民政府对融资担保公司进行监督管理和风险处置;地方层面则遵循“谁审批设立、谁负责监管”的要求,由各地金融办、中小企业局、财政厅等政府部门落实,负责对本地区融资担保公司的监督管理。
 
2017年8月,国务院发布《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》,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进行全面修订升级,对融资担保公司的各项监管指标进行完善。2018年4月,银保监会等七部门印发《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》四项配套制度,对融资担保余额计量办法、资产比例管理办法及银担合作行为进行优化,明确具体考核指标。
 
 
融资担保牌照数量
 
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,融资担保业的问题也受到监管重视,相关的监管条例和行业整顿越来越密集,融资担保机构数量正在逐渐下降。在2018年,福建、云南、北京、河南等多省市金融办密集注销融资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。根据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公布的数据,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,全国融资担保法人机构仅剩5937家,6年来下降了45%。而仍在经营的融资担保公司,生存发展也面临着种种困境。值得注意的是,众多企业和科技公司对融资担保行业依旧保有“兴趣”,金融科技或互联网公司纷纷“逆势”布局融资担保业务。
 
 
融资担保机构类型
 
中国担保公司按性质和目标可划分为三类,分别为政策性担保机构、互助性担保机构和商业性担保机构。
 
当前,中国政策性担保机构仍旧在担保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,如在2017年的各大债权担保机构的市场份额占比情况中,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市场份额占比超过了六成。其中,中投保以15.2%的比重位列第一;排在第二位的三峡担保也属于政策性担保机构,其市场份额所占比重为10.7%。

 
融资担保余额与偿贷数据
 
近两年来受宏观经济增长放缓、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影响,担保行业在保余额增速显著放缓。担保业务规模和社会融资规模呈正相关,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增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担保规模扩张的快慢。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由2015年末的138.14万亿缓慢增长至2018年末的200.75万亿,年均增速为11.8%。
 

 
在此影响下,中国担保行业规模增速从2016年开始显著放缓,预计到2018年中国担保行业在保余额约为3.6万亿元,增速将进一步下降至9.8%。

 

版权所有 西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地址:西安市浐灞生态区商务中心 电话:029-83597997
陕ICP备17009375号-1